9月22日凌晨,今年24岁的新玉环人汪夕健在省中医院的病床上辗转反侧,因为天亮后,他将为一位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玉环市第6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浙江省第612例捐献志愿者。
“从接到成功配对通知到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历时1个半月的时间。”汪夕健告诉记者,自己是“饿了么”玉环大麦屿站点的站长,平时的工作是为外卖配送员分配任务、处理各类事件等,日子过得普通而平淡。这次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源于2016年的一次公益献血。
2016年,当时的汪夕健是一名公司员工。当年,汪夕健参与了公司组织的一次公益献血活动,并从工作人员那里第一次听到“造血干细胞”这个名词。“当时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留下自己的血样进行配对,虽然配对成功的几率只有几万分之一,可一旦配对成功就可以救人性命。”汪夕健说,考虑到能为他人延续生命,他毫不犹豫地签署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汪夕健逐渐淡忘了这件事。但这些年,他一直热衷公益,多次参与献血、水滴筹等公益活动。
今年8月初,汪夕健接到了一个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问其是否愿意捐献。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汪夕健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一度以为是诈骗电话,后来经过反复交流,他才确信。
“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如此之小,居然让我碰上了。有个人和我如此有缘,我不能不救。”汪夕健说,之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和帮助下,先后完成了高分辨采样和体检程序,拿到了各项身体指标均符合捐献标准的通知。
9月18日,汪夕健入院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做最后的准备。5天时间里,他每天注射两次骨髓动员剂,让体内的造血干细胞陆续进入到外周血液中,以便于下一步的分离、采样。
9月22日上午8时,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通过血液分离设备,汪夕健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被成功分离提取。
经过近4小时的采集,汪夕健捐献出了203毫升的造血干细胞,并第一时间放进冷冻存储盒送往河北。
经历这一次捐献,汪夕健心有感触地说道:“我希望能带动身边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并加入这个志愿者队伍,让爱心‘雪球’越滚越大。”
来自:今日玉环 作者:吕琼雅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