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4天9次动员剂的注射,6月1日,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ICU副主任邵雪波在省中医院血液中心成功捐献28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也成为了富阳第24例、区一院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颗十年前埋下的捐献种子,今天总算发芽了,希望今后能茁壮成长。
“大朋友”最好的“六一节礼物”
儿童节当天,大朋友小朋友争相过节。浙江省中医院的病房里,38岁的邵雪波平静地躺在病床上,身旁的“血细胞分离机”正在运转。历经4个半小时,邵雪波捐献出自己的28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为远方的病患送去“生命火种,这可能也是六一节给这个“大朋友”最好的“礼物”。邵雪波成为浙江省第567位,富阳区第23人24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也是富阳一院继汪霖医生成功捐献后的第二位捐赠者。
上午8点半,邵雪波开始采集,妻子在一旁默默陪伴。因为要捐献,两夫妻都没能去现场观看儿子学校的文艺汇演。只能在视频里看孩子的表演。虽然不能陪伴孩子过节,但他觉得这个六一过的特别有意义。
下午1点左右,邵雪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他说:“虽然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一名重症监护室的医生,看过了太多的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希望自己在业务上能帮助到患者的同时,个人也能尽一份绵薄之力,为患者带来希望,同时祝愿他早日康复!”
十年前种下的“种子”终于发芽了
今年4月,邵雪波接到了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配对成功。若不是这通电话,邵雪波几乎已经忘了10年前自己将造血干细胞登记入库的事。“那次是单位组织献血,有志愿者在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我就决定多留取10毫升的血液,放进中华骨髓库里随时准备配型。”
作为医生,邵雪波知道配型成功率很低,但他还是愿意试一试。“万一配型成功,给患者带去的可能就是活下来的机会,虽然我不是被捐献者的主治医生,但作为参与者仍然觉得很骄傲。”
当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询问邵雪波是否同意捐献时,他甚至没有多加思考,只蹦出了四个字——“必须要救!”在他看来,间隔十年的“种子”终于发芽了,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缘分。但怕父母担心,邵雪波并未第一时间告诉家人,而是自己一个人悄悄准备着,打算入院捐献前再说。“从得知消息到正式捐献或许要好几个月,所以我觉得没必要让家里老人心里一直挂念着这件事。”
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不会放弃
在等待捐献的一个多月中,身边的同事都发现邵雪波瘦了。确实,邵雪波瘦了五六斤,这得益于他给自己立的三条规矩:吃得清淡,戒掉啤酒,饭后走路。当了十多年医生,他知道怎样状态下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对患者最好。即使在注射动员剂后出现浑身出汗、发热、酸痛的情况下,他也坚持不用止痛片。他说:“忍一忍就过去了,毕竟止痛片也是药物,能不用就不用吧。”
作为重症监护室的医生,邵雪波看惯了生死离别,但无论何时何事,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不会放弃。他说当医生是这样,捐献造血干细胞也同样抱着这样的想法。
ICU全体医护人员对邵雪波的这一举动纷纷点赞并送上祝福,希望等待捐献的那位患者能早日康复。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富阳日报记者 周晓露 实习生 王栊羚 通讯员 方菁华)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