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病人配对上原本就是很小的概率,说明是缘分。再说,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一个生命,我觉得特别有意义。”5月22日上午8点半,在宁波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的办公室里,年轻民警徐瑾超手捧着同事们赠送的鲜花,坚毅的眼神里闪烁着异样的神采。
从2018年底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者,到一年后成功和一名患者成功配对,徐瑾超的匹配“效率”可谓神速。22日这一天,他将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医院注射动员剂,过几天就会正式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在拉开车门的瞬间,他的身后响起同事们的鼓掌和喝彩声。
登记捐献才一年,他成功匹配一名患者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徐瑾超,是个身形精瘦、皮肤黝黑的小伙。今年25岁的他,出生在舟山,曾是武警边防部队的一员,2018年部队改制,他加入了公安队伍,正式成为一名民警。2019年11月,他被分配到宁波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工作至今,现为防暴大队的一名特警队员。
说起捐献造血干细胞,还得从2018年12月的一次献血活动说起。当天,在抽血时听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宣讲后,徐瑾超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留了心。“我是部队出来的,身体素质不错,献血是没问题,可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有什么损害吗?”在得到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和确认后,徐瑾超果断作出了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
“休息2个星期左右,身体各方面技能都会恢复的,我们要相信科学,当然,最重要的是奉献爱心。”徐瑾超告诉记者说。让他没想到的是,2019年11月,距离登记约一年的一天,鄞州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联系上了他。
“你的血样和一个患者匹配上了。”对方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同时再次向他确认,是否真的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如果愿意,就要进行进一步的高分辨配型。”当时,徐瑾超没有多想,脱口而出:“我愿意。”随后,应流程要求,徐瑾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做了进一步的身体检查。
家人的支持,更加坚定了他捐献的信心
检查之后,就是等待结果了。“如果配型成功的话,可以挽救一条生命,这和我们做警察的使命不也是殊途同归吗?”徐瑾超说。没过几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再次来电,告诉他:“你的血样和患者完全匹配,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捐赠。”此时,工作人员再次征求他的意见,并告知他:“捐献毕竟不是一件小事,最好取得家人的同意和支持。”
挂断电话后,徐瑾超想起了自己早已离世的外公。“外公在我很小时就去世了,得的是白血病。在当时,在医学上实在没什么太多办法。”徐瑾超告诉记者说,如今医学进步了、科技发达了,许多在以前看来是绝症的病有了起死回生的可能,让他更加感慨生命的可贵。骨髓配型的成功率并不高,能配对上实属不易,他怎么能打退堂鼓呢?
话虽如此,徐瑾超还是征求了女友的意见。女友是名教师,她特别理解男友的想法和决定:“我们两个人的工作其实有相通之处,只不过教师的教育工作做在前面,警察的教育工作做在后面。我们手里可能都握着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可能,但是像这样能够如此直接拯救生命机会,千万人中又有几人一辈子能遇上一次呢?”
女友的话,更加坚定了徐瑾超的信心。他将自己的想法和女友的话,都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了父母,也取得了理解和支持。终于,他很快回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了:“我愿意!确定!”
捐献流程因疫情受阻,时隔三月再上路
虽然检查、配对还算顺利,但在正式开始捐献的流程时,却遇到了一些波折。按照之前的计划,原本今年2月23日就要开始注射动员剂,27日正式采集捐献。后因疫情形势,考虑到医院环境复杂,工作人员告知徐瑾超,此事要不定期推迟了。
“对方患者等着我捐献造血干细胞呢,遇上疫情这回事,不知道何时才结束,也不知道对方能不能坚持住,也怕对方因为这次推迟产生心理上的打击……”徐瑾超想了很多,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件事,偶尔闲下来时,甚至产生了“极端的担忧”——“他/她还好吗?还在吗?”
好在等待的时间不算太长,3月23日这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再次联系到徐瑾超,说需要再次进行全面体检,如果通过,就可以进行捐献了。一系列精细的检查下来,这位武警部队出身的年轻公安特警身体倍棒,各项指标特征完全符合捐献前的身体条件,定于5月22日注射动员剂,26日正式捐献。
“疫情总会过去的,对方还在,再等等,我来了!”徐瑾超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在欢送他的仪式上,领导、同事都来了,握手、拥抱、献花、列队致意、鼓掌喝彩……大家对这位加入公安队伍不到2年的小伙子,投以赞许和敬佩的眼光。
“或许我也是幸运的那个人,因为我和对方配对成功了,可以救人一命!”在向队友们表达感谢后,徐瑾超也向他们敬礼、致意。
爱心点燃希望,奉献重铸生命
5月26日11时,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市局巡(特)警支队防暴大队民警徐瑾超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支队第1例、宁波第99例,浙江省第5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5月22日,徐瑾超在支队领导和同事们的欢送中前往宁波市第一医院进行捐献前的准备工作。到今天为止,他已经连续注射4天的动员剂,以促进体内造血干细胞的生长。
上午8时,徐瑾超带着所有人的祝愿和患者的期盼,在家属和市、区红会领导的陪伴下,来到采集室。
医生、护士早早就安装调试好了血液分离机,在徐瑾超的两臂预埋了采集针头,注射补钙剂、血液防凝剂等。一切准备就绪,采集正式开始。随着设备运转,鲜红的血液源源不断地从右臂流经血液分离机,经过过滤、筛选、分离提取出造血干细胞后,再经左臂回流到体内。
4天连续的动员剂注射在徐瑾超的手臂上留下了一排的针孔。
在采集过程中钙会大量流失,身体会发麻,需要给徐瑾超输入钙,这会让他喉咙身体发热,就像喝了白酒一样,全身不停地冒汗。而采集过程中又不能上厕所,徐瑾超只能凭着意志忍着。
采集过程中最艰难的不是打针和血被抽走,而是躺着不能翻身不能抬手臂,连鼻子嘴巴痒痒了,都需要别人帮忙,到最后结束之前,浑身麻痹地让人很难受。
整个采集过程,相当于把全身血液循环过滤了两遍多。经过3个多小时采集,最终成功提取270毫升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
对大多数血液病患者来说,让他们焦虑的是有捐献者和配对成功,那是他们重生的希望。采集完成后,略显疲惫的徐瑾超在贺卡上写下“别怕,我来了!”。一整袋的造血干细胞贴上了标签,将乘着下午3点宁波往上海的高铁,带着徐瑾超最宝贵的心意,送去给患者啦。徐瑾超贡献的是自己的血液,但对那个患者来说就是生命啊!
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徐瑾超的全身早已湿透,额头仍不停地流汗。
特警优秀的体质让徐瑾超在采集完成后并没有出现大家担心的一些不良反应。他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今天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他的心是那么的透亮,意志是那么的坚定。
照片里,你明明每张都在灿烂阳光地笑,却让人看着想哭。谢谢你,也谢谢像你一样的所有人,因为你们的善心让世界更明亮。
支队政治处主任刘新华、防暴大队副教导员杨兴旺、防暴大队一中队中队长纪玉志对徐瑾超进行看望和慰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徐瑾超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这一模范行为必将会在支队上下掀起新一轮的爱心热潮,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志自愿加入到志愿者的光荣行列之中,支持公益、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让爱的火种生生不息!支队将进一步开展好对身边典型的宣传和学习工作,学习他热心公益、大爱无疆的博爱精神。
来自:宁波晚报 记者:马涛 通讯员:叶剑峰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