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15年来,陶亮第一次特地向单位请了几天假,只为了一个在他看来“非常有意义的事”:他要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去拯救一个不曾相识的生命。
9月3日上午,在省中医院12楼血液病房里,随着采血泵的启动,鲜血从陶亮体内缓缓流出,被分离、再回输。中午12:35,共采集造血干细胞悬液242毫升。
这些“生命种子”在第一时间被送往急需病人处,一位在千里之外的湖南长沙住院的白血病患者,因与陶亮配型成功,等待爱的传递。
陶亮也因此成为海宁市第八例、浙江省第497例、全国8813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时,也是海宁卫健系统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采集现场,嘉兴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吴海松给陶亮送上了鲜花和慰问款,并对这样的善举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海宁市副市长、海宁市红十字会会长沈勤丽专程赶赴杭州慰问陶亮,随行的还有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海宁义工以及此前有过造血干细胞捐献经历的志愿者马海峰和陈建孙,他们分别在2018年、2013年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今天也特意请假或调休赶来杭州,为陶亮打气加油,送去精神上的慰藉。
连续五天注射动员剂后
采集“生命的种子”
8月30日,陶亮入住浙江省中医院。
这天开始,他要连续五天注射一种叫作“动员剂”的针,专业的叫法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这些因子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
“除了有点腰酸背痛,其他感觉还好。” 陶亮告诉记者。
根据捐献的相关规定,陶亮并不知道受助者的太多情况,因为捐献者和受捐者要遵守“双盲”约定,无论是手术前后,都互不联系、也互不相见。
记者获悉,受助患者是一名1974年出生的女性,重庆人,因为患血液病,目前在长沙住院,这份“生命的种子”将空运至长沙。
当天上午,陶亮的妻子许静娜也赶到省中医院陪伴丈夫。
许静娜是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医生,2005年两人在医院相识,婚后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大女儿10岁、小女儿2岁。许静娜介绍,这个暑假,读四年级的大女儿看了一本《重症监护室的故事》,立志要当一名医生,“孩子很支持爸爸的决定,不过为了不让家里的老人担心,这件事先瞒着双方父母。”她说:“担心会有,但是我很支持他,因为我也是医护人员,清楚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影响。”许静娜接着说道,“能救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很值得。”
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文宾向记者介绍了相关采集情况,造血干细胞正式采集是从上午8点45分开始,根据受助患者的体重,采集量在200至300毫升之间,大概要花四至五个小时。“捐献者是一名医务人员,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捐献造血干细胞,蛮伟大的。”刘文宾夸奖道,采集完之后,再观察一天,如果身体没有不适的话就可以出院了,不过建议休息一至两周。
当天,受助患者寄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上写着对陶亮的感激之情,虽然两人素未谋面,但她要谢谢陶亮为她和她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之光。
7年前,他毫不犹豫加入中华骨髓库
今年37岁的陶亮是安徽人,15年前,他从医学院毕业后来到海宁工作,目前是海宁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
作为一名医生,他知道,在中国,每年都会新增几十万白血病患者,而目前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治疗白血病的最有效手段。
2013年7月18日,市中心医院组织了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陶亮毫不犹豫地填表、抽血、入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然而,加入骨髓库,并不等于捐献,目前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为几万至十几万分之一不等,每一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什么时候能捐都是未知的,陶亮也不例外。
今年5月,陶亮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对方将初配成功的消息告诉了陶亮,并再次就是否愿意捐献征求了他的意见。
“对方说,我的造血干细胞样本跟一名患者配型成功了。”陶亮回忆。
电话中的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学医,就是为了治病救人。”陶亮深知,造血干细胞对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对捐献者来说,骨髓移植或许微不足道,但患者却可以重拾生的希望,每位患者身后都是一个需要拯救的家庭。”
在完成了预定的高分辨率采样、体检程序后,陶亮与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点位完全吻合。
从医15年,第一次向单位请假
在同事眼里,陶亮是“学霸”,更是“拼命三郎”。他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不停地向老师请教。这几年他撰写的论文多次在中华核心期刊上发表,有的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为了课题研究,陶亮养成了记录整理病例的习惯,保留原始数据。
每一分积累都会兑换成成果。2017年,陶亮入围了浙江省医坛新秀。医坛新秀培养计划由浙江省卫生厅和财政厅联合提出,每两年选拔一次,而陶亮成了海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人。
普外科的工作很忙,陶亮平时除了手术、查房,还要定期坐门诊,还要经常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制作PPT,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们系统介绍一些知识。
为了这次造血干细胞捐献,陶亮一共请了5天假,这也是他从医15年来第一次向单位请假。
然而,这几天,陶亮依然放心不下工作。他把笔记本电脑带在身边,在打完动员剂的第一天,陶亮甚至赶回市中心医院继续处理工作。
传递生命火种
市红十字会提供了一个数据:截至目前,海宁共有1001位登记入库的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自中华骨髓库成立以来,包括陶亮在内,海宁已有8位在海宁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实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心愿,重燃他人生命之火。前七例分别是:
- 第一例:张钱华,捐献时间:2009年8月11日,全省捐献第39例。
- 第二例:曹志军,捐献时间:2011年12月5日,全省捐献第95例。
- 第三例:陈建孙,捐献时间:2013年7月16日,全省捐献第138例。
- 第四例:虞彦,捐献时间:2014年3月31日,全省捐献第167例。
- 第五例:张雁新,捐献时间:2015年1月28日,全省第224例。
- 第六例:周鑫依,捐献时间:2015年7月13日,全省第239例。
- 第七例:马海峰,捐献时间:2018年9月7日,全省第433例。
来自: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贺洁靓 王哲能 陈梦豪 周嘉怡 通讯员 王黎 朱佳超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