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
上午8点半,浙江省中医院12楼的一间病房,雨后的阳光从窗口喷薄而出,生机勃勃。
46岁的建德辅警吴水林躺在床上,血液从右臂流出,进入血细胞分离机,筛选出造血干细胞后再重回体内。
“医生说饮食要清淡,一连好多天不能吃辣椒辣咯。”吴水林和一旁的儿子小吴开玩笑。
小吴刚刚参加完高考,喜欢动漫,他回给老爸一个逗逼的表情。
吴水林是浙江省第485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
来自他的这份生命礼物,会送给外省一位18岁得了白血病的姑娘,一个年纪和他儿子一样的姑娘。
1】他是一个给司机竖大拇指的辅警
房间床头边摆着艳丽的鲜花,墙上画着红色的爱心。
五六名工作人员、志愿者们都围在小小的房间里,给吴水林加油打气。
“哦,是那个吴叔叔啊,他很好的,我小时候扶我过马路的……”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的郑卫军这次从建德一路护送吴水林到杭州。
他把吴水林捐献干细胞的事告诉自己读大学的儿子,儿子脱口而出说了这句话,要不是第二天要考试,他也会赶来给吴叔叔点赞呢。
很多人都熟悉的吴叔叔,是建德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一名普通的辅警。
白天在程周坞路口高峰岗执勤,晚上住在城区扣押车辆停车场负责管理,寒来暑往,吴水林一干就是24年。
他总是那么充满激情。“早几年老婆摆摊,他上班前会赶去帮忙。穿上制服后,他变得精神百倍,不光动作规范有力,还会真心给每一个让行的司机竖起大拇指。”建德红十字会的蒋樟茂说,久而久之,大家就送了一个外号给吴水林,“流动的红绿灯”。
吴水林躺在床上不接话,只是微笑。2010年7月,他采集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今年3月底,他记得那一天的暖阳。手机上有一个陌生来电,“请问是吴水林吗?这里是浙江省红十字会,有患者和您初步配型成功,现在要征求你的意见。”
当时吴水林正在执勤,以为打错了,听了半天才明白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没想到几万分之一的几率就配上了,我答应下来。”之后他到医院做了高分辨率配型也成功了,体检后,就要到杭州打动员剂。
这是救人命也不影响自己健康的大好事,家里人都很支持吴水林,但心里不免紧张。18岁的儿子小吴刚高考结束主动请缨,“我陪老爸来杭州。”
在杭州打动员剂的5天,每天打2针,人会有腰酸、睡不好等不舒服的状态,但有儿子的陪伴,吴水林显得很轻松。
2】爸爸的平凡一直教我很多
“这次高考数学难出天际,我刚好是个数学中等生,很佛系啦。”小吴长得很白净,讲话蛮幽默。采集的时候,为了避免爸爸紧张,他还时不时怼一下老爸。
他形容老爸这次是一个“壮举”,“我以前只在电视里报纸上看到这些,说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很伟大,没想到我这么平凡的老爸也成了这种人,真的很震动啊。”小吴一边说一边看向老爸,满眼都是骄傲。
小吴说不过他一点都不意外,印象中爸爸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个辅警,兢兢业业,整天很忙,有一次我想找他说话,我妈就很平常地说,‘他去献血了’。”
小吴很喜欢漫画,打算报漫画专业,这个父亲节,他想给爸爸画一个漫画,用他喜欢的方式给父亲点赞。
3】造血干细胞送往外省,等着的是一个18岁的姑娘
捐献者和患者之间,有一条爱心的纽带:血液中心,监测分析机构,中华骨髓库,患者医院,采集医院,红十字会,捐献者……这条纽带的背后,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从上午8点半开始,到下午2点结束,整整5个多小时,从吴水林身体里采集的28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小心封装起来,放进加有医用冰袋的储运箱里。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紧紧握住提手。
箱子不重,但他们知道,在患者和家属心里,这是生的希望。他们将马不停蹄地乘高铁护送到患者所在的医院。
等待生命种子的是一名18岁的少女,正是花一样的年纪。
相信这份来自杭州的珍贵的生命礼物,不仅带去希望,还有莫大的暖和勇气。
来自: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方力 通讯员 于伟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