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早晨,台州市立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内,21岁的陈宇峰静静地躺着,鲜红的血液从他的左臂缓缓流出,经过造血干细胞分离机后又重新输回体内。随着机器的运转,一袋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渐渐充盈。
“感觉怎么样?”护士轻声问道。“挺好的,就是手臂有点麻。”陈宇峰微笑着回答。四个小时后,这份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由专人护送前往患者所在医院。由此,陈宇峰成为了浙江省第1191例、台州市第99例、天台县第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用青春热血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一次留样,一场生命的“双向奔赴”
3年前的献血车上,刚满19岁的陈宇峰第一次听说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当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愿意留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时,他毫不犹豫地撸起了袖子。“当时就觉得,要是真能救人一命,那该多好。”回忆当时的情景,这个阳光大男孩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2025年初春的一个午后,正在工作的陈宇峰接到了天台县红十字会的电话。当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时,他当即表示:“我愿意捐献!”2月21日,他的血样被送往深圳血液中心;3月6日体检合格;14日专家最终确认符合捐献条件。每一个环节,他都积极配合,没有丝毫犹豫。
爱心接力,传递温暖
3月21日下午,天台县红十字会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前5例本地捐献者与陈宇峰促膝长谈,从动员剂反应到采集过程,从心理调适到术后恢复,大家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不要害怕!”蔡娅飞拍了拍陈宇峰的肩膀,安慰道,“当年我捐献时也很紧张,但是到现在都已经快5年了,身体没有任何问题。”
“动员剂反应再大,也比不上救人要紧”
3月28日入院后,陈宇峰开始了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随着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他出现了酸胀、乏力等反应,但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最难受的是第一天晚上,腰酸得睡不着觉。”陈宇峰告诉记者,“但想到患者在等着我,这点不适根本不算什么。”
采集过程中,台州市红十字会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还带来了患者的感谢信。“他从小就是个热心肠,这次能救人,我们全家都很骄傲。”陈宇峰的母亲陈菊爱告诉记者。
四个小时的采集过程中,陈宇峰的目光始终未离开过那台造血干细胞分离机。当被问及此刻的感受时,这个不善言辞的小伙子只说了一句:“希望那边的手术顺利。”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一颗赤诚的爱心。这份跨越千里的生命馈赠,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更让奉献的星火在这座城市持续传递。“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生命的二次绽放,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成为生命的摆渡人。”天台县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周昌满呼吁道。
来源:台州市红十字会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