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王超 – 新能源“销冠”交付“人生大订单” – 2025年03月21日

2025-03-28 14:00  阅读 20 次 评论 0 条

浙江省第1182例,王超,来自杭州上城,2025年3月21日,采集224毫升

3月21日中午12:30,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上城区志愿者王超成功捐献22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上城区2025年第3例、累计第6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上城区成为浙江省首个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60例的区县市。

为爱续航

“新能源”转战“生命源”

2025年1月15日,正在忙工作的新能源储能销售王超,手机突然跳出陌生号码。王超回忆时,“对方说王先生,您八年前留下的生命密码被激活了”,我差点以为新型电信诈骗都开始走科幻路线了!经过沟通才了解,他2017年在厦大上学时,参加无偿献血时留取的一份造干血样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 “没想到当年的举手之劳,真成了人生最大订单”。

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他普及备捐前的流程时,王超展现出了销售的职业素养:“您直接说重点,我这个'设备'需要哪些参数达标?”

“首先得通过高精度‘系统检测’。”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被逗乐了,“需要完成抽高分辨配型检测和身体健康检查。”他毫不犹豫地表示道:“只要检查符合条件,我这套能量备用系统绝对准时上线!”

为爱出征

同事为他大爱点赞

“王经理,您这周排的‘救人大单’进展到哪步了?”

“刚完成客户需求分析,现在进入交付阶段了。”

福建某新能源企业在杭分公司早会上,销售骨干王超的这句神回复,让同事笑倒一片。这个27岁的贵州彝族小伙,正把造血干细胞捐献流程当成项目来推进——从接到红十字会电话那刻起,他的Excel表格里就多了条特殊排期:“3月21日,生命储能项目交付”。

在医院的日子里,一直有朋友和同事来医院看望他,“你经手的每个订单都在为世界充电,“同事指着他手臂上的针眼,但今天这颗,是最亮的。”打完动员剂后,王超身体虽然有些腰酸背痛等不适反应,仍然龇牙咧嘴地对大家说道:“医生说打完动员剂,细胞数会逐渐升高,我现在可是一株人形多肉植物哦,等我出院后一定要多喝点折耳根汤补补,这可是我老家贵州特供造血神器”,同事纷纷为他的坚持点赞。

山海奇缘

共绘黔浙礼赞生命乐章

“开始的时候,我曾提过捐献救人的事,阿妈听说要抽“骨髓”,电话里特别担心。”王超说起贵州老家的父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病号服上的褶皱,“这几天在医院我也没有给父母视频聊过天,他们要是看见采集设备,肯定担心的不得了。说着指了指嗡嗡作响的血细胞分离机,其实工作原理跟我们公司的储能逆变器差不多,都是能量转换,捐献完成后我会和二老报告一下,这样他们就不会担心了!”

采集结束当天,他也收到了来自患者家属的感谢信:“您输入的不仅是造血干细胞,更是我们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继续生活的电量。”这个平时能把产品参数倒背如流的销售精英,盯着感谢信深有感触地说道:希望远方的那个TA能够早日康复,也希望更多地爱心人士加入进来,或许我们的人生也需要参数优化,生命的光热也该在传递中增值。每个交付的储能系统,每次造血干细胞的奔赴,都是人类向永恒发起的温柔实验。

继2024年7月22日上城区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50例以来,只用了短短8个月时间就实现从“50例”到“60例”的跨越。数字的背后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离不开在捐赠者和家属、捐献者所在单位、移植医院、省市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上城区红十字会将继续用功建强主题阵地、用心放大宣传格局、用情做好全程服务,努力提升造血干细胞工作的认知度、参与度、影响力和美誉度,用爱共同凝聚了一条遍及全国、辐射全球、生生不息的“红色生命线”,合力用实际行动助力生命和家庭的重启。

来源:上城红会   供稿 | 尚红伊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x1182.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