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8)鲁陈浩 – 新采集室启用,首位捐献者竟是 “自己人”! – 2025年03月17日

2025-03-18 16:22  阅读 44 次 评论 0 条

浙江省第1178例,鲁陈浩,2025年3月17日,采集175毫升,来自宁波余姚

3月17日上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桥院区)造血干细胞爱心采集室正式启用。这是我省第8个造血干细胞爱心采集室,也是宁波市第二个造血干细胞爱心采集室。

采集室启用当天,便迎来了第一例有着特殊身份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余姚市“00后”小伙小鲁。作为一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他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是您的勇气和力量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是您的坚持和奉献给了我们家新的希望……”躺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床上,小鲁正在阅读受捐者家属的感谢信,读着读着,他欣慰地笑了。“我很开心,因为我能用自己的力量挽救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小鲁说。

出生于2000年的小鲁是个地地道道的余姚人,2023年他成为红十字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每次听到有爱心人士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他总是感动不已。“哪天我也去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有需要的人送上生命的火种!”加入红十字会工作后,他便在心里埋下救人的“种子”。

2024年5月,当地红十字会举办“5.8人道公益日”活动,在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现场,小鲁留存了血样,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我在大学时期就有过无偿献血的经历,加入红十字会工作后,更加深刻理解了红十字会‘三救’‘三献’工作的核心。通过见证新余姚人吴光辉和孔明齐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也对捐献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小鲁说。

没想到,时隔不到9个月,今年2月,小鲁便收到了自己的血样和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的通知。“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才半年多时间,居然就配对成功了?这效率,也太高了吧?”

然而,由于春节假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加之感冒的影响,小鲁卡在了捐献前体检这关,首次体检结果并不理想。意识到这一点后,他立即下定决心,调整身体状态!他强迫自己早睡,改变作息习惯,戒掉了饮料,开始多喝热水,并且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同时,他重新拾起羽毛球和跑步等运动,加强身体锻炼。

此外,为了预防呼吸道疾病,小鲁外出时必定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经过一周的努力,小鲁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并顺利通过了第二次体检。

3月13日,小鲁住进了采集医院开始注射动员剂,并于3月17日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这个爱心举动好,救了人,还顺带改变了儿子的生活习惯。”陪着小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妈妈一脸满意地说,“自从他加入红十字会工作后,经常向我们普及捐献相关的知识,我们都非常支持他的决定。”

最终,小鲁成功捐献17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117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也是浙江省红十字系统第4位捐献者。

小鲁说,作为一名红十字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为更多患者带去生命曙光。

捐献结束后,小鲁还特地托志愿者给患者捎去了一张贺卡,送上真诚的祝福:“你绝不是孤独的战士,无数人正默默地为你点亮前行的光……”

 

来源:浙江红十字 综合自甬派APP、余姚日报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x1178.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