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帮助别人走出困境,还是要帮一把!”3月17日,在杭州一医院内,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采集,林刚成功捐献了21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了浙江省第1177例、杭州市第36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林刚是杭州萧山区的一名教师,自1995年从教以来,他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坚持参与无偿献血。2014年9月,他采集血样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希望能为需要帮助的人贡献一份力量。
去年5月,林刚接到了萧山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
回忆起那一刻,林刚表示:“突然接到这个通知,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茫茫人海中能有这样的缘分,让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因此有了联系。想到可以救人一命,我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
在决定捐献后,林刚与妻子进行了沟通,并做好了心理准备。在这期间自己也去搜索了信息,询问了身边的医生朋友。在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并无伤害后,他更加坚定了决心。林刚的儿子是一名大四学生,得知父亲的决定后,他无条件支持,并称赞父亲“很靠谱”。
林刚坦言:“虽然身边的朋友担心我年龄大了,但一想到有人等着救命,说什么也要坚持去。我相信现代医学,肯定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说起救人这件事,这并不是林刚第一次救人。十年前,他在旅游途中曾救下一名落水儿童。十年后,他再次用行动诠释了勇敢与奉献。
作为一名教师,林刚在出发前特意请了两到三周的假。住院前一天,他依然坚持上完最后一堂课。当学生们询问他去向时,他简单地回答:“请假去救人。”
林刚谦虚地表示:“我自己觉得没有特别伟大,只是感觉这是件很奇妙的事。想到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位陌生人因我而重获健康,这就足够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向学生们传递奉献精神,并呼吁更多人了解和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
林刚还特别提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比献血辛苦一点。”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消除公众对捐献的误解,鼓励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
最后,林刚向受捐者送上了真挚的祝福:“希望患者早日康复,以后的生活幸福美满。”
来源:杭州网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