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5)李根 – 95 后芯片工程师的热血善举:从受助到助人的生命接力 – 2025年03月14日

2025-03-18 16:02  阅读 61 次 评论 0 条

浙江省第1175例,李根,2025年3月14日,采集233毫升,来自杭州拱墅

初为人父的喜悦还未完全消散,95后芯片工程师李根却住进了医院。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原来,是因为要救人!

3月14日,经过数小时的采集,李根顺利捐献了23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成为浙江省第1175例,杭州市第367例,拱墅区第3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火种”。这位在妻子预产期临近时依然选择救人的“准爸爸”,这次终于 “说出了实情”……

妻子预产期临近,他却藏了“心事”

2025年1月9日,李根接到杭州拱墅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时,他的妻子已进入孕晚期,家庭和工作都处于紧张状态。“关于是否捐献,对于我来说从来不是选择题。”李根说。不爱麻烦别人的他眼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为了不影响捐献,他把体检安排在春节休假期间,并在孩子出生后,连续加班一个月,提前完成工作任务,并调整作息,确保身体状态达到最佳。

“那段时间,除了工作,还要照顾即将生产的妻子,确实有点累。但想想自己在做的事情,就很有动力。”李根说。

从受助到助人,他用行动回馈社会

李根,1995年出生于安徽宿州市泗县。初中时,父亲因突发心梗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尽管生活艰难,李根始终没有放弃学业,成绩一直十分优异。高中时期,他凭借出色的成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然而,喜悦之余,学费的压力却让他和家人犯了难。

就在此时,当地的红十字会联系了爱心企业,资助了他从大学到研究生期间的费用。这份雪中送炭的帮助,不仅让李根顺利踏入了大学校园,也让他与红十字会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如果没有红十字会的帮助,我可能无法完成学业。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在心。”李根感慨地说。

刚进入大学,李根就与另一位同样接受资助的学生一同加入了红十字志愿者队伍。2014年7月18日,在一次参与宣传造血干细胞入库的活动中,他毅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从那一刻起,李根就坚定了未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心。

“我从小就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红十字会帮助我完成了学业,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李根说。图片

爱心接力,温暖相伴

3月14日,李根在杭州某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病房里完成了捐献。由于妻子和孩子正在老家坐月子,双方亲人也因照顾妻儿无法陪伴在他身边,红十字志愿者们全程陪伴,为他加油鼓劲。

志愿者们全程陪伴,为他加油鼓劲。

更有趣的是,这场捐献充满了温暖的“巧合”。当李根入院注射动员剂时,造血干细胞采集病房里,一位志愿者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位志愿者是浙江省肿瘤医院的医生,他以专业的角度为李根科普了捐献的相关知识,并用自己的经历为他加油打气。

“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可怕,就是捐献时躺着会有些无聊。你的善举有可能会挽救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这位医生志愿者说道。

而当李根躺在病床上接受采集时,另一位志愿者住进了病房,等待3月17日的捐献。这场“爱心接力”让李根倍感温暖,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捐献结束后,李根对着镜头为受捐者送上祝福:“请收好这份礼物,我们虽然素未谋面,但我现在怀着同您家人一样的心情,无比期待你的康复。加油!”

为李根点赞!也为这场温暖的“爱心接力”点赞!

来源:杭州市拱墅区红十字会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x1175.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