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捐干故事】靳毅:帮助别人 幸福自己

2017-07-02 11:54  阅读 939 次 评论 0 条

浙江省杭州市 靳毅 2012年6月捐献造血干细胞

浙江省杭州市 靳毅 2012年6月捐献造血干细胞

我是在大学里入的党,也是在大学里第一次献血,无意中把一名普通党员与志愿者联系了起来,下面是我捐献造血干细胞和参与公益事业的故事和感受。

故事开始于2010年11月的一次无偿献血,我看到了关于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就觉得于己无害却能挽救别人的生命,就填写了捐献登记表,留了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当时想,配型成功的概率那么小,有可能一辈子也配不上,真要是配上了,那绝对是缘分,就这样,我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希望,同时也是一份重重的承诺。

缘分是奇妙的,十五个月过后,2012年1月29日,我接到了浙江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说有患者与我初步配型成功,征求我的意见,我的想法很明确,人命关天,说话算话!

紧接着采集了血样进行高分辨配型,3月9日获知配型成功。

尽管说,志愿捐献是个人的事情,无需他人同意,但是,家人这一关还是要过的。

自己在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时候,家里人都理解和支持,但真正要捐献的时候,家人思想还是矛盾的,虽然愿意救人一命,但是又顾忌我的身体健康,妻子对我说:“如果是我捐献,我也会选择救人,可是如果对你的健康有影响,我不同意!”听了这话,除了感动,我还能说什么呢?虽然她不同意我也会捐,但总不至于两个人闹僵吧。

为此,3月15日到杭州体检,妻子陪我一起去了,正好遇到了以前的捐献者,她抓住机会了解情况,慢慢地,开始理解了,顾虑也减少了。当然了,这是一次有意安排的“巧遇”!

体检以后准备采集了,但是好事多磨,由于患者情况不稳定,原计划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推迟……直到12年5月,患者情况稳定,第一次定在6月18日采集;患者病情又有变化,捐献又推迟至6月25日。

之后我了解到,类似情况很多……

一种情况是,许多白血病患者病情恶化,但一直没有合适的配型,只有在无比煎熬的等待中离开了人世,我作为志愿者经历过这样的事,一位绍兴的十六岁女孩,骨髓库配型失败,她的爸爸、妈妈、姐姐都试过配型,还是不成功,辗转各地治疗,还是因为无法做造血移植走了,事过一年多,我和女孩的姐姐还有联系,她的QQ空间里写道:“遗憾,从来都是无法弥补的,只是这种伤痛,该如何让人释怀?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的安慰终究只是安慰”。

还有一种情况,患者移植前要进行大剂量的放疗化疗,彻底“摧毁”自身的造血和免疫功能,也就是“清髓”,以便接受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重建自己的造血和免疫系统,所以就有一些患者,已经很幸运地配型成功,但是因为身体状况太差,无法接受移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重生的机会错过,无可奈何。

对我来说,无论对方患者的状况如何,我要全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戒烟戒酒,坚持锻炼,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

2012年6月21日,余杭区红十字会和单位举行了欢送仪式,浙江省第5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卢科科也参加了,她对我说:“让我们把爱心传递下去”,我住了这句话。随后我到省中医院住院,为捐献做各项正式的准备。

21日到25日,作息要规律,饮食要注意,特别是不能生病,还要每天注射动员剂,“动员”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加快活动,提高血液里的造血干细胞浓度,便于采集。

浙江省中医院住院部的12层,住的都是血液病人,有时在走廊里和病人家属聊天,讲到白血病人一次感冒发烧就要花费几万元才能稳定病情,我就想到自己的体检费、交通食宿费等都由患者负担,就觉得无论患者经济状况如何,只要是自己能克服的困难,就尽量节省一点,也算帮一点小忙吧!

6月25日上午,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血液从一条胳膊静脉输出,进入分离设备,采集造血干细胞成分,其他血液成分再从另一条胳膊输回体内,持续三个多小时,采集176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混液,由提前赶到的志愿者马上送到北京;下午医院反馈消息说,造血干细胞采集数量不够,确定明天做第二次采集,继续注射动员剂,晚上好好休息。26日又坚持了2个多小时,第二次采103毫升,立即由杭州的志愿者护送去北京。

至此,捐献圆满结束,住院六天,注射动员剂11次共17个单位,双臂血管穿刺8针,采集2次共5个小时,血液在体外的循环总量近2万毫升,采集造血干细胞悬混液279毫升,我成为浙江省第106位、中华骨髓库第2867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捐献之后,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星期,我就上班了;下半年,我照样参加了单位的篮球赛和足球赛,打满全场,身体没有任何问题。

也有些遗憾,一个是不知道捐献对象到底康复得如何,但是限于相关规定,没有办法;另一个是很想体会干细胞从捐献后到患者的过程,这个遗憾很快得到了弥补!

2014年9月3日,我接到浙江省红十字会的任务,作为志愿者护送造血干细胞到南京,比较特别的是,这是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200例,是绍兴一位22岁的女大学生捐献给南京一位17岁的女中学生,我是中间的护送者,很有意义!

经过一上午采集的陪同和等待,当殷红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封装进储运箱,我的使命便启程了,箱子不重,但我知道,在患者和亲人心里,那却是重之又重的活着的希望!我不知道这箱子值多少钱,因为它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寄托着一个女孩对生命的渴望,也寄托着一个家庭的未来!

下午1点25分出发,地铁、高铁,直到5点12分与南京鼓楼医院的医生会合,将储运箱郑重地交到她手里后,我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箱不离手,连卫生间都没敢上,万一有个闪失,这份生命的种子短期内无法再补,而病床上的女孩已经完全失去了造血和免疫能力,这就是她全部的希望!

在医院见到了患者的父母,他们拉着我的手千恩万谢,我们聊了不少,在讲起女儿生病后,全家痛苦绝望的时候,女孩的妈妈泪流满面,可讲到配型成功、可以移植的时候,她满是泪水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这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悲喜交加!

女孩的父母嘱托我把感谢信和礼物带给捐献者,感谢信是女孩在无菌舱里口述,由爸爸代笔完成的。离开的时候,女孩的父母坚持要拿红包给我当作路费,并给我安排酒店住宿,我知道他们的心意,我更知道一个白血病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认真解释并婉言谢绝后,女孩的妈妈又一次流泪了,她这才说起为了治病,向亲戚朋友借钱,把房子挂牌准备出售的情况,我安慰他们说,移植成功后,女儿会好起来,家里也会好起来的……

9月4日赶回浙江省中医院,熟悉的病房里,浙江省第201例捐献者,一位建德小伙正在采集!

为了生命的延续,奇迹一个接着一个,爱心在接力,许多人在努力!

后来,在南京女孩的QQ空间里,她写了自己的感受,我摘录了三条:

9月3日晚7点38分,这是移植前,她写到:9月3日于我而言是另一个生日!

9月3日晚8点23分,这是移植的时候,她只写了两个词:终于!谢谢!

9月4日8点30分,这是移植后的第二天早上,她写到:万分万分…感谢为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亲”姐姐!现在你的细胞已经在我的身体里茁壮成长啦~祝福善良的你!真的没有多少人会有魄力做出这样的决定!

就这样,我经过了一个完整的入库、配型、捐献、护送的过程,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和领悟。

我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于了解情况,身心健康的人来说,没有困难,需要的仅仅是一份爱心和勇气……捐献不能凭一时的热情或冲动,否则配型成功了又不捐献,那么检测、入库、配型、协调等等,都会浪费不少的人力物力,而且,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庭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更可怕的是,如果这时候患者已经“入舱”“清髓”,再拒绝捐献的话,无疑是让病人加速死亡,尽管对于志愿捐献来说,任何时候悔捐都不会有法律上的责任,但是后果上呢?道德上呢?对此,我只想说:做不到雪中送炭无可厚非,但是千万不要雪上加霜!

我还觉得,配型成功是一种幸运,最终能够成功捐献更是一种幸运,在自己和那位素不相识的患者之间,有一条爱心的纽带,纽带上有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供患双方医院,各级红十字会,家人和单位,还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们,连起这条纽带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我只是其中的一环,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去做这件事,我才有成功捐献的机会,我才有兑现承诺的机会,所以,我一直对为此付出的每一个人心存感激!

从大学一年级第一次献血开始,特别是近十几年,每年我都会献一两次血,到现在共献血12000多毫升,一收到血液中心的短信提醒,只要时间允许,中午或休息天有空就去献了,开头提到的单位患白血病的同事,在抢救治疗时用血紧张,我也特意去做了互助献血,让他可以优先用血;我还与妻子女儿一起,与青海省一名六岁的藏族小姑娘结为助学对子,捐助她所有的学习费用;作为志愿者,我尽量参加红十字会以及社会上的公益活动,比如每年的“五八”纪念和“七一”献血,还有系统内其他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宣讲和培训,以切身体会做宣传,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给更多的白血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作为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我结合自己切身的捐献经历,主动服务于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已经陪伴我省40余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一起经历了采集过程,通过真诚地沟通和交流,消除捐献者或家属可能存在的顾虑,并且发挥自己的摄影爱好,对采集过程进行记录,精心整理和无偿提供所拍摄的照片。

其实在我看来,所有这些并不特别,人性本善,爱心天然,像我一样和比我做得更好的人很多,我付出了,我也得到了,有掌声,有荣誉,无偿献血奉献奖、余杭区“优秀青年”、省直机关优秀党员、系统“最美人民警察”、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百名优秀人物”……

但最重要的得到,是内心的充实;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幸福自己,回报给善良的,是整个身心的满足和健康!

这就是我的故事和感受。(完)

【我的捐干故事】靳毅:帮助别人 幸福自己 捐献随想 第2张

2012年6月,靳毅捐献造血干细胞

来自:中华骨髓库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x106-3.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