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孙洁,是绍兴市某企业的办公室主任,也是2岁孩子的妈妈。这次到杭州捐献,父母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公公、婆婆陪同来到杭州,全家出动,支持她完成这项光荣的爱心之举。
孙洁回忆加入中华骨髓库,还是2006年的事,正好5月8日“世界红十字纪念日”,她和妈妈来到城市广场报名参加,成为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已经5年过去了,她都快忘了这件事,今年春节前,她却突然接到了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告知她与河北一位白血病患者骨髓初配成功,问她愿不愿意捐献。惊讶之余,孙洁征求了丈夫、父母、公公婆婆的意见,家人都很开明,在咨询了医院的专家后,都同意了。
接下来做高配检测是春节以后的事,且当时同时有四五个人与小伙子初配成功,孙洁也并没抱多大希望。谁想半年后,孙洁被告知,她与河北小伙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高配成功,她真的要成为捐献者了。之后,孙洁冒着暴雨尽快到当地医院完成了最后的体检,体检合格。
11月24日,孙洁住进省中医院。25日,医生告诉她,她的血管偏细,可能承受不了分离器的压力,而且因为对方患者体积远远大于她,孙洁很可能要接受两次采集,医生建议最可行的方案是从颈部静脉输出。
她说,事先没想到会有这个突发情况,心里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为了患者不可能考虑退路了,只能勇往直前,因为那位河北患者已经在无菌仓了。”
“我是人家找到的救命稻草,这么关键的时刻,我不能把别人生的希望抹煞!” 孙洁认真地说,“何况还有那么多人在后面鼓励我,支持我,我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孙洁坚定了用颈部静脉穿刺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安全做法。
为避免她情绪波动,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已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孙洁单位的领导都相继到医院探望,帮助孙洁排解压力。
11月28日至29日,孙洁经过两次采集, 357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及时送到了患者的救治医院。
因为孙洁本身体质比较弱,医院安排孙洁继续留院观察了2天,待身体调养好后回家。
“弟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愿你坚强、乐观、早日康复”收到患者的感谢信后的孙洁特地为这位血缘“弟弟”精心准备了电子相册,在屏幕上写上了自己的祝福,嘱咐志愿者和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一起送到患者所在的医院。
面对周围人纷纷而来的赞赏,孙洁只是一个劲地感谢家人和周围关心她的人对她的支持,“因为我的小小付出,确能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我感到非常的快乐,这是一次生命的洗礼,也是一次让我终身难忘的经历。”她缅甸含蓄地说道。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